《末路狂花》
过去的几周里,中国和美国的女性被迫面对种种黑暗的处境。不少人觉得自己的世界在崩塌,从前坚信的信念,为之付出过的努力,都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捏碎。
“我们要完蛋了吗?”
今天的文章不打算直接回答这个问题,但在此基础上,我们想为大家介绍一位美国众议院议员(congresswomen),Alexandria Ocasio-Cortez,人称 AOC。她出生草根,无权无势,却在28岁打败一位资深白人男性政客,成为纽约州第14选区议员。
或许你没有听过她的名字,但没关系,如果你愿意花几分钟读完今天的文章,相信AOC的故事会像看理想此前介绍过的 大法官RBG 、 上野千鹤子 一样,给你带来一点鼓舞。
这不仅仅是一个热血的“爽文”故事,它展现了一位会害怕,会紧张,会哭泣的女性,如何为了自己所相信的世界而做出改变。
1.
当一个服务员想从政
决定竞选国会议员后,AOC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。
“凭什么是你?”
她毕业于波士顿大学,曾为伯尼·桑德斯(Bernie Sanders)的总统竞选运动效力;她年轻、有活力,了解千禧一代的习性;她出身普通,因此最能代表普通人。
这是个不赖的回答,然而比起自信地列出履历,AOC本人的想法更多出于无奈:“因为没有人愿意去做(代表劳动阶层人民参政),所以这也意味着谁都可以做,不然就没人了。”
参政从来不在这位女性的人生目标里,但在忍受了有权有势的政客们将自己的区域、自己的人民作为政治筹码后,AOC决定与“新国会”(Brand New Congress,一个挖掘政治新人的机构)联手,步入利益关系复杂的政治丛林,为身边的人争取具体的权利。
展开全文
《登堂入会》
纪录片《登堂入会》(Knock Down The House)记录了2018年,AOC筹备纽约第14选区国会议员初选的过程。
AOC的家庭并不富裕,因为经济原因,她不得不边兼职边上学,好偿还昂贵的学生贷款。这笔贷款甚至到她竞选时还没有还完。她吃过太多劳动阶层的苦,因此她清楚纽约人民需要什么——全民医疗、免费公立大学、就业保障等等。
相比美国现有的政客,AOC最“显赫”的身份恐怕是服务员。当服务员补贴生计的经历,让AOC深刻意识到为什么像她这样的人会被称为劳动阶层——“因为你无时无刻不在劳动。”
在纪录片的开头,AOC就坦言,尽管没人把服务员当作正经工作,但服务员的工作经历为她的参政之路铺好了台阶,她“习惯了一天站18个小时,习惯了被责骂,习惯了面对一心想要恶心她的人”。
《登堂入会》
AOC相信,她的草根身份能够动员有相似经历的普通人为她投票,而草根竞选本身也促使人们重新思考,权力应该如何形成?现存的政治势力有哪些局限?如何才能确保政府真正回馈自己的生活?
至今,AOC的社交媒体简介上仍然写着“100% grassroots”(百分百草根),这个标签意味着她和她的团队要走难走的路。为了不被更大的权力裹挟,不成为只想保住饭碗的伪善政客,AOC不接受任何利益集团的政治资金,主要依靠选民的捐款来进行政治活动。
这将她掷入没钱没背景的境地。一个“政治nobody”,该如何实现从0到1的破局?事实证明,土方法虽然笨,但有时管用。
在无人知晓的日子里,AOC和团队成员一家一家地按门铃,在路边派传单,只为争取给人讲述参政理念和未来计划的10秒。尽管这些措施在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效,但AOC没有埋怨,而是继续重视每一次与市民的对话。“我觉得我的问题是,当我想礼貌对待他人,我的声音都会高两个八度。”AOC和纪录片的拍摄人员开玩笑说到。
在街上遭到拒绝的AOC,《登堂入会》
当竞选对手以各种借口缺席选区的辩论活动时,AOC则认真对待每次活动,抓紧机会向市民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念,倾听市民们具体的困境。
每当她情绪高涨时,她都会起立发言,用宏亮的声音和大幅度的身体语言建立气场,似乎在弥补她与对手在形象和经验上的差距。
某种程度上,对手的缺席可以理解为一种傲慢的表态。对方有结实的选民基础,唾手可得的媒体曝光,因此并不需要将AOC放在眼里。
但也正是这种轻视给AOC带来与市民单独交流的机会,为日后的黑马叙事埋下伏笔。
《登堂入会》
AOC善于交流,因为此前她常常投身社会福利活动。在AOC的话语中,“我们”总是先于“我”。她强调自己要“争取”(earn)代表人民的资格,她也从不居高临下地索取选票。
最终,她持续的、真诚的、社交媒体友好的表达打动了选区人民。一个政治新人,一位有色女性,通过自身的努力,劈开了一条新的政治道路。
《登堂入会》还记录了三位与AOC一样的草根竞选者,但并非所有人都在自己的州创造了奇迹。在各州竞选公布结果后,AOC与其中一位竞选者通了电话:
“为了让我们其中一个人成功,我们中的一百个人需要去尝试。”面对同盟者的失败,她的声音依旧温柔而坚定。
不过,谁又规定了奇迹一定是一个结果呢?当习惯被压抑的女性决定站起来,为自己相信的人和世界作出努力和改变,奇迹已经开始。
2.
“be fearless”
很大程度上,AOC实现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。虽然过程艰难,但AOC最终打败了资深政客、民主党第四号人物Joseph Crowley,成为纽约第14选区国会议员。
当选后,AOC来到华盛顿的国会大厦前,坐在供路人休息的长凳上哭了。“我想我终于做到了。但愿吧。”她微笑着望向镜头,脸上挂着几颗泪珠。
《登堂入会》
参政之路开始以来,AOC背负了太多期望,来自支持她的普通人,也来自她的竞选团队。而所有人都清楚,当选议员仅仅是AOC需要撞开的第一扇铁门。
在前期的某次竞选策略会议上,AOC的同僚对她说,“现在,你得变得无所畏惧,因为那些政客会盯上你,这不是玩笑。”
AOC确实做到了毫不畏惧,至少从外在看来。她喜欢化红唇妆,尤其在她需要信心的时候。她常常在社交媒体上就社会事件发声,她会强硬地质疑竞争对手的言行举止,也强硬地回应别人对她的质疑。
一次从政“日常”,意外让AOC获得了全国的关注。
2020年7月,佛罗里达的共和党议员Ted Yoho被指控在国会的阶梯上辱骂与他政见不同的AOC,当时的AOC什么都没做,只是在走自己的路。由于有记者在场,事件很快被广泛报道。尽管Yoho事后否认曾用“f*cking b*tch”(臭婊子)一词来性别羞辱AOC,舆论还是迅速将该事件推上风口浪尖。
AOC随后在个人推特上简单回应到:“我之前从未和Yoho议员说过话......不管你们信不信,我和共和党同事们其实处得还行。但你知道吗, ‘婊子们’会把活儿干成。”政客间的言语冲突本可以很快在大众视野中销声匿迹,但Yoho之后的公开发言却将事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。
Yoho在发言中提到,他结婚45年并有2个女儿,因此他对自己的用语有充分的认知。这句话直接促使AOC其后用一段长达10分钟的发言来回应。
来源:《华盛顿邮报》;翻译:字幕少女
“今天我来发言,是想告诉我的父母,他们辛苦养大的女儿不是为了接受男性的羞辱,”AOC表示,“ 有女儿并不代表一位男士是体面的。一位体面的男士,应该尊重他人。 而当一位体面的男士搞砸了,就像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样,他应该道歉。不是为了挽留颜面,不是为了赢得选票。 他应该通过真诚的道歉来修复之前作出的伤害,然后所有人可以继续往前走。”
事实上,在Yoho公开发言前,AOC打算将本次辱骂当作女性在工作中面对的“又一天”而略过,但Yoho试图通过有妻女的身份来为自己的不当言行开脱让AOC感到不适。
她在发言中直白地指出美国政界结构性的厌女症候,声讨非人化的语言,并希望用这次发言来向社会表态,贬低女性的行为不能再轻易地被原谅。
“像我这样的女性不应该参政。”这是AOC最初的竞选视频中的开场独白,也是她参政后无数次接收到的信号。白驹过隙,这位女性用行动证明,那些他人口中“疯狂的”、“危险的”“婊子们”能把活儿干成。
3.
永远不要认为自己很渺小
崔娃在《每日秀》中风趣地称AOC为 “一半美国人的梦想,另一半美国人的噩梦”。毫无疑问,她的出现晃动了政界长久以来的权力结构,另一方面,坚持“不拿利益集团的钱”让很多人期待着一场“理想主义者被腐蚀”的好戏。
AOC参加《每日秀》
在任何领域当一个理想主义者,恐怕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。现实有太多让人束手就擒的方法,人们也逐渐放弃对理想的想象。
如何在进入国会后不被既有规则影响,继续保持独立,的确是AOC需要面对的难题。但比起言语上的回答,为人和行动或许更有说服力。除了AOC外,当然也有不收大集团资金的政客,但AOC是为数不多的在竞选议员席位时期就开始拒绝集团资金的人。这使她的承诺更有说服力。
AOC身上清晰地散发着一股自下而上的力量,这不仅体现在她的出身,还体现在她的做事风格上。她称自己为一名组织者,而不是战略家。两者的差别是,前者强调从底部汇聚自发性的力量,后者强调底部的顺从和配合。
在她的竞选手册上,你会发现投票日期和她的名字是最显眼的信息,其次是从政目标。因为比起认可,她更希望一位公民优先行使自己的基本权利。
《登堂入会》
AOC的政治目标通常关乎社会中被落下的那群末位者。例如饱受质疑的15美元最低时薪制,反对者认为为了这个“兜底”目标,更大的经济体要作出牺牲,从而导致经济发展迟缓。AOC则认为,只有保证末位者不被贫困折磨,美国经济才能获得持续的活力。
当一个理想主义者很叫人疲惫,因为当理想崩塌时,你得坚持住。
约一周前,美国最高法院推翻罗伊案,女性的堕胎权重新面临严苛的限制,悲愤的情绪达到顶峰。有人在社交媒体上问AOC,“我们要完蛋了吗?”
她认真地写到:
“在这种时刻里, 重要的是不要局限于二元对立的思考。好还是坏,完蛋了还是没完蛋。当然,有的事很糟糕,甚至会更糟,但这并不代表它能阻止一些好的改变慢慢发生。
......现在关乎我们的选择:我会成为一个为他人着想的人吗?我会站出来吗?我会尝试推动一些大于自己的变革吗?
......我有时会告诉我的团队, 我们为之奋斗的世界,其实已经存在了。它在一些小空间和小社区里......现在需要做的是将那些小地方里的解决方案发扬光大。”
AOC个人推特
在另一个长达1小时的社交媒体视频中,AOC详细讲述了罗伊案被推翻后,普通人该如何行动,包括给妇女福利组织捐款;如果家里有条件,为跨州堕胎的女性提供免费住宿等等。
AOC的言行反复强调了一种态度: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很渺小,当苦难来临时,任何努力都不是徒劳。放在更大的社会语境来看,这也是普通人处理无力感的关键。
《登堂入会》
长久以来,人们习惯了用“存在即合理”来为糟糕的现实辩护,甚至陷入顺从的循环。但就像知名辩手庞颖所分析的,“存在即合理”中的“合理”其实指“合乎理性”,“它并不代表应然上的正确,只代表这是有原因的、可被归因的、有迹可循的。”
故事的一开始,AOC就在挑战僵化的“合理性”——十年来,我的选区被同一个人代表,一定是合理的吗?不拿利益集团的钱就搞不好政治,一定是合理的吗?女性经常遭受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攻击,一定是合理的吗?
《登堂入会》
她一步一步登堂入会,不仅给“一半美国人”带来希望,更说明,很多变革并不一定需要多么强大的幕后推手。 试着不要迷信权威,不要被宏大叙事套牢,正视自己的困境,着眼力所能及的事,你会发现蝴蝶真的能引起龙卷风。
用微不足道的小事去抵抗时代的落石,是AOC的故事给所有普通人的启示。
尾声.
学者凯特·曼恩在《应得的权利》中写,“在整个社会取得必要的女权主义进步,我仍然持悲观态度。但放弃不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。 我越来越觉得,无论结果如何,我们都有必要继续战斗。
所谓希望,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希望未来会更美好的信念,虽然我仍然心存疑虑。但是,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奋斗的想法(同样重要的还有为防止倒退而奋斗的想法)不只是一种信念,而是一种我能够共同参与、共同负担的政治责任。”
《末路狂花》
仅仅因为我们是某种程度上的弱者,并不代表我们应该轻视,甚至放弃一己的权利和能力。无论是大法官RBG、上野千鹤子、凯特·曼恩还是AOC,这些勇敢的女性都表达过相似的态度。
从这些女性身上,我们能触碰到一股坚韧的力量。它之所以坚韧,不是因为她们生来坚强,而是因为她们共同经历过漫长的苦难和挣扎。这股自下而上的毅力,是那些活在特权泡沫中的人无法想象的。
未来的路还很长,很可能,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会抵达终点。但只要在这条路上找到同行者,一切便都值得,不是吗?
参考资料:
-《登堂入会》(Knock Down The House)| Netflix
- Alexandria Ocasio-Cortez: A 28-Year-Old Democratic Giant Slayer | Vivian Wang, The New York Times
- Ted Yoho apologizes after reportedly verbally accosting Ocasio-Cortez over stance on unemployment, crime in New York | Haley Byrd, CNN
- Ocasio-Cortez reveals new details about viral incident with Rep. Ted Yoho | Manu Raju, CNN
- Alexandria Ocasio-Cortez - Bringing Moral Courage to American Politics | The Daily Show
- AOC个人推特及Instagram
延伸阅读
金斯伯格:“不要让他们拖住后腿,伸手去够星空” 上野千鹤子:女孩们,多展现一点愤怒吧
撰文:林蓝
监制:猫爷
配图:《登堂入会》《末路狂花》
《每日秀》及网络
转载:请微信后台回复“转载”
商业合作或投稿:xingyj@vistopia.com.cn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